學英文不用等 想輕鬆學英文有辦法

零碎時間掌握英文力

短期助你脫口流利英文(免費試聽看看):

http://1314.ws/tutor

一個不良少年死在監獄裡,死因是「抓癢感染致死」,政府機關檢討報告短短4頁半。檢討結果,上從矯正署下至桃少輔,沒有一人為此負責;檢方查不出有人涉案,草率簽結;監察院調查拖延迄今,作不出彈劾結論。如果這就是政府處理一位不良少年之死的模式,草率、敷衍、毫無人權不說,也顯露這個社會根深蒂固的階級歧視,倘若他不是出身寒微,而是權貴之後呢?試問,人民要如何對政府有更多期待?什麼社會正義、濟弱扶貧的冠冕說詞,真的都不必了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矯正機關成立目的,是以管理、輔導方式來協助犯罪者反省自新、回歸社會。但監所總因人力不足、超收問題嚴重,以懲罰、獄管等手段代替教育與感化。以買泓凱慘死所在的桃少輔來說,根據監院調查,桃少輔平均每年超收2成以上院生,且房舍床位因空間不足,導致夜間霸凌、性侵案件屢傳;再加上桃少輔缺乏特殊教育師資,也使得如買生有過動症學生缺乏妥善照顧。這些獄政問題並非始於今日,但公部門始終口號多於行動,導致如大寮監獄案、北監收容人暴斃案、買泓凱案等不斷發生。當年洪仲丘案若非家屬透過網路、媒體力量,引發社會廣大關注,該案恐怕至今都石沉大海,遑論真相。一位來自普通人家的下士之死政府都如此草率處理,又何況是被社會貼上不良少年標籤、無人聞問的買泓凱?監察院過去因查案績效不彰、調查報告無足輕重,被各界譏為「無牙老虎」。久而久之,民眾也忘了監院握有的調查權與彈劾權,其實是與檢調、法官判決同等分量的大刀。雖然在涉及買案的相關人士皆已退休、轉調之下,監院即便通過彈劾,可能也無法影響退休人員薪俸,但至少能還給社會與家屬,一個沒有隱瞞的真相。
arrow
arrow

    xv2o0t9y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